答:“营养的基本原则是适宜,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中的一类,摄入要充足,但不能过量。”杨晓光指出,微量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缺乏,严重时会出现相关病症,但过量也同样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答:“通常来说,微量元素的缺乏,特别是轻度缺乏,不会出现易察的症状,因此微量元素的缺乏又被称为‘隐形饥饿'。”
“目前声称通过微量元素自动分析仪对儿童头发、指尖血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不能确定儿童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杨晓光指出,判断每个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指标不同,好的指标应该是特异、敏感及便捷,但不是每个微量元素都有这样的检测指标,比如判定铁营养状况的金标准是骨髓染色法,但这很难做到,常用的检测指标是血红蛋白,但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的不仅有铁,还有其他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B12等。
“通常来说,营养补充有3个途径:合理膳食、营养强化食品、营养补充剂。”杨晓光指出,对于正常人群,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来满足营养需要,包括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通常说“药补不如食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日常膳食难以满足,则需要营养强化食品。如果已经出现了微量元素缺乏,应使用营养补充剂来纠正营养缺乏。
问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体检等普查项目中的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微量元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
“另外,微量元素含量很低,很容易被污染,要获得准确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很不容易。”杨晓光指出,比如公众使用的洗发用品对微量元素测定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末梢血的采集及处理、检测的仪器及方法都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答:“人们常说的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里有2个关键词:必需、微量。”杨晓光解释,必需指营养素的必需性,也就是说必需营养素是一类为机体存活、正常生长和功能所必需,但不能由机体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与其他食物成分相比,它们具有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即缺乏该营养素可造成功能异常或营养缺乏病,甚至死亡。
从头发、指尖就能检测微量元素?
问微量元素到底是什么?
杨晓光介绍,对于母乳喂养或用婴儿配方食品喂养的6个月内正常婴儿,不用补充微量元素;6个月后,能够合理添加辅食且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幼儿也无需补充微量元素。
别轻信!
“碘盐就是最常见的营养强化食品,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是碘缺乏地区,也就是说每升饮用水中的碘含量小于10微克,如果不食用加碘食盐,就不能满足人们对碘的营养需求。”杨晓光介绍,中国曾是碘缺乏疾病普遍存在的国家,正是实施了普遍食盐加碘的政策后,中国早在2000年已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疾病的目标。
答:“对于正常喂养的2岁以下婴幼儿,铁是可能出现摄入不足的微量元素,应该检测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杨晓光强调,生长发育异常的婴幼儿应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家长不要自己决定是否检测微量元素,“比如锌缺乏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但影响儿童身高的不仅是锌,还有其他很多的营养素,这需要医生作出专业的判断。”
问什么样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此次国家卫健委的规定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防止过度医疗和误导公众。”
正常人群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来满足营养需要问微量元素要额外补充吗?对儿童来说,营养元素越多越好吗?
问如何保证微量元素充足而不过量呢?
“虽然微量元素在机体内含量很低,但它们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杨晓光介绍,主要包括构成酶及维生素的组成部分或辅助因子、构成激素或参与激素的作用、参与基因的调控和核酸代谢,还有其他特殊的生理功能,比如铁为血红蛋白的成分,参与氧的运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六条核心推荐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适合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针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国营养学会专门制定了《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杨晓光指出,以锌为例,500毫升的奶可提供2毫克锌,50克瘦肉也能提供2毫克锌,仅这2类食物就可满足本年龄段儿童每日锌的膳食推荐摄入量的要求。
“对于1—3岁儿童来说,每日铁的膳食推荐摄入量是9毫克。”杨晓光说,如果没有铁营养强化的食品,每日摄入9毫克的目标很难达到,因此在婴幼儿膳食指南中推荐食用铁营养强化的谷类食物。
文章来源:《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网址: http://www.gdwlyskx.cn/zonghexinwen/2022/0920/702.html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投稿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编辑部|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版面费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论文发表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